續筆卷二
奉關公為武聖
國朝奏請從祀文廟諸人
北魏于什門不屈使節
詩經我徂東山朱註語
陳景魚蛾述集
大學衍義
顧炎武勗甥語
何紹基等修山陽縣志
唐白居易等詩改易甚多
毛燧傳論明歸有光文
胡思敬論亡國由于改制
賀濤教人學文法
虀菜孟嘗君
冷姓
論註通鑑體裁
潘高等詩
五洲帝室多故
盛宣懷繼妻六秩徵詩文啟
張貞撰述每卷百餘頁
王元啟撰述
許乃普詩句
王昶門下士之盛
海關用外人名數
馬叙倫論文語
唐李紳追昔游集
孿生男女為夫婦
胡庶華論東瀛語
趙之謙刊校字名氏原委
曲阜孔廟官目
文選註
陳澧論以讀書為養生
影刊宋元本司馬光書儀
徐雲路詩句
彩票頭彩五女士合得
宜興茗壺著錄
藕香零拾
三體唐詩
顧炎武七家年譜
海雪集箋
金元好問詩句
百香精舍等命名
牡丹為國花
舊本書印文
梅文鼎績學堂詩文鈔
龜鶴猨長壽
辛從益論語證疑序摘錄
萇楚齋續筆卷二
廬江劉聲木十枝撰
奉關公為武聖
明奉岳武穆公為武聖,至我朝以金人苗裔,勢有所不能,乃改奉關壯繆公為武聖。然「繆」並非美謚,至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奉上諭改謚忠義。諭旨中並有云:「關帝在當時,力扶炎漢,志節凜然,乃史書所謚,並非嘉名。陳壽於蜀漢有嫌,所撰《三國志》多存私見,遂不為之論定,豈得為公。」云云。大哉王言!洵足以昭示萬世,雖帝典堯謨,無以過之。上諭中揭出陳壽私心,尤足誅心奪魄,嚴於斧鉞之加矣。
國朝奏請從祀文廟諸人
自南宋、元、明以來,從祀文廟者,率皆偏重儒術。我朝以學術、經濟並重,故自康熙以來,歷經諸臣奏請,從祀文廟者,如漢諸葛亮,唐陸贄,宋范仲淹、李綱、文天祥諸人,行誼昭垂,皎然與日月爭光,故非僅言封建井田者所可比擬。信乎我朝崇獎之正,選擇之精,洵足跨唐、宋、遼、金、元、明六代也。
北魏于什門不屈使節
漢之蘇武,南宋之洪皓、胡寅,元之郝經,均以使節不屈,拘留敵國十有餘年,昭昭在人耳目,幾於盡人皆知之矣。若北魏之代人于什門,奉使北燕,至和龍,馮跋欲屈辱降之。于什門終不屈,幽執廿一年,卒至衣冠弊壞略盡,蟣蝨流溢。馮跋遺之衣冠,于什門終不受。直至馮弘稱藩於北魏,始送于什門還平城。其大節凜然,不辱使命,與前後賢相輝映,皎然與日月爭光矣。
詩經我徂東山朱註語
《詩經》「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四章,首四句一字不易。朱註謂:「章首四句,言其往來之勞,在外之久,故每章重言,見其感念之深。」云云。聲木謹案:此數語真能道出周公當日作詩心事,可謂善於說《詩》矣。
陳景魚蛾述集
松陵陳景魚□□庭學撰《蛾述集》十六卷,嘉慶乙亥十月,男預刊本。景魚□□因謫戍伊犂,仿《蒙求》體,纂輯四字韻語,以便蒙養。較之《龍文鞭影》,博贍過之,然流行不廣,僅堪為陳氏家塾用耳。
大學衍義
南宋真德秀《大學衍義》四十二卷,明邱濬《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編輯可謂博贍,不謂國朝強汝詢復編《大學衍義續》七十卷,光緒十二年刊本,更屬絕無而僅有矣。陳文恭公宏謀,已嫌《大學衍義》正續二書太繁,為之刪節,成《大學衍義輯要》六卷、《衍義補輯要》十二卷,道光壬寅,寶恕堂重刊本,流行坊間。
顧炎武勗甥語
顧亭林先生嘗勗其甥徐立齋相國云:「有體國經野之心,而後可以登山臨水;有濟世安民之略,而後可以考古論今。」云云。聲木謹案:先生此語,何等抱負,通人之論,畢竟不凡,信乎所見者大,所謀者遠也。
何紹基等修山陽縣志
同治十三年,道州何子貞太史紹基、山陽丁儉卿舍人晏,同修《山陽縣志》廿一卷,其凡例中有云:「昔人譏志地理者,景必有八,八景例有詩,詩必七律,最為惡習。今悉芟夷,以袪塵雜。」云云。聲木謹案:此說甚善,其例甚允,他省縣志皆宜仿行。此志修纂,既屬高才博學,分纂者又有吳昆田、高延第、丁壽恆、魯蕡諸人,亦一時名流,宜其編輯之善矣。
唐白居易等詩改易甚多
周元公云:「白香山詩似平易,間觀所存遺稿,塗改甚多,竟有終篇不留一字者。」國朝錢籜石侍郎載撰《籜石齋詩集》□□卷,當時刻手為嘉善東門外劉子端,親見手稿,改易甚多。行間字裏,旁行斜註,幾有不可辨識者,子端嘗舉此以告人。可見先輩撰述之苦心,流傳後世之不易,率爾操觚者,萬不能傳之於世也。
毛燧傳論明歸有光文
武進毛燧傳字洋溟,工古文,以明歸太僕為法,其稱熙甫文云:「猖狂恣肆,汪洋奧美,肩隨昌黎而超軼乎北宋,余少而樂誦之。」云云。見《竹初文鈔序》。可謂深知熙甫矣。
胡思敬論亡國由于改制
新昌胡漱唐侍御思敬撰有《退廬全集》,中有《審國病書》一卷、《大盜竊國記》一卷、《國聞備乘》四卷、《戊戌履霜錄》四卷,皆言國朝所以亡亂之由。於光宣兩朝事實,剖析無遺,言之最為深切著明。其大旨謂:我朝之亡,由於紛更舊制,以致綱紀蕩然,奸盜遂乘之而起。《左傳》云國將亡,必多制,此之謂也。侍御所言,謂朝庭如此必亡。聲木竊謂家國一理,如一家之中,全改舊制,亦未有不破者也。凡人家中,雖極小之事,苟無大悖於理,不妨照式行之,以存追遠之義。予嘗戲名之曰家粹,以別於國粹也。
賀濤教人學文法
武強賀松坡刑部濤撰有《賀先生文集》四卷,天津徐鞠仁□□世昌為之刊行,並為之序,末有云,「往君教人,喜論張廉卿、吳摯甫兩先生之文,以為相去瘉近,則感發倍切,而窺見源流,攀緣亦較易。」云云。聲木謹案:刑部論文此恉,即由太史公所謂法後王脫化而來,實千古未宣之蘊。「相去瘉近」四語,真學文之祕訣,固不必高語秦漢,規仿八家,始謂之能文也。
虀菜孟嘗君
孟嘗君在當時好客,不得不然,後世頗有慕其名,因之傾家敗產,貧無立錐者。又有家無儋石,而亦好客如命,出於天性者。故自乾嘉以來,有虀菜孟嘗君之目。一時如顧有孝字茂倫,吳江人,儲潤書字玉琴,宜興人,江藩字子屏,江都人等三人,皆是也。
冷姓
世間冷姓,以予所知者記之。丹徒縣有冷睦二姓。冷士瑂為明末遺老,頗著名於時,冷氏即其裔也。睦氏墓志,見於包慎伯明府世臣《藝舟雙楫》附錄中。予曾詢姓睦者,自言其姓讀與「須」字同音。合肥縣有闞、者二姓。闞澤見於《三國志》,其來已遠。者貴隨先文莊公勦平捻匪,官至記名提督。京師廊房頭條胡同,招牌有「遲氏金丹」四字,是以「遲」為姓矣。定遠方小東太守桂芬,言其友人有乜、買、開、連等姓。乜為河南縣大族,不下數萬人,土人呼乜為某。輝發縣有廷姓。廷樾字雅南,官建陽縣知縣,廷□字芳宇,官至鹽運使。樾撰《報好音齋文稿》三卷,同治八年仲冬刊本,雖名《文稿》,實為《易》學管窺。復有《陰符經臆說》一卷,則未見。儀徵朱石梅□□銘輯《四白齋唱和集》一卷,光緒元年刊本,中有江都縣鴉鴻謨,字晡生,和詩四首,鴉姓亦為罕見。
論註通鑑體裁
林子卿字安國,華亭人,諸生。《松江詩話》言其撰有《通鑑紀事本末箋註》一百卷,蔡仁葊借刻行世,云云。聲木謹案:此書世無傳本,雖已雕刻,蓋佚久矣。然為《通鑑紀事本末》箋註,體例甚難。若以繁博稱,豈百卷所能盡。不特撰述須有體裁,即箋註各書,亦須有各書之體裁。元胡三省註《通鑑》,但音釋字句,辨別地理而已。若以《通鑑》所遺漏及節取者,悉以五代以前正、別史全文列入註中,豈非千古笑話。觀胡三省之註,寥寥無幾,真善註《通鑑》,知註《通鑑》之體裁也。
潘高等詩
潘高字孟升,號鶴江,金壇人,撰有《南村集》□卷。新城王文簡公稱其詩清真古淡,與邢孟貞、王言遠相頡頏,云云。長洲沈文慤公稱其詩古淡生新,絕無雕飾,而自然合度,云云。可謂一登龍門,身價十倍,實則其詩自有不朽之處,端不借人力也。
五洲帝室多故
自宣統三年,我國皇帝讓政以後,歐洲各國,亦同時多事,十年之間,不可勝紀。前德意志帝國皇帝、普魯士國王維廉第二,失國後,僑居荷蘭。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斯第二,失國後,流至西伯利亞荒原,卒為鮑爾希維克所弒。奧匈帝國皇帝加爾第一,失國後,兩次謀復辟失敗,流入馬德里,抑鬱而卒。希臘帝國國王康士坦丁與其子喬治第四,均被逐而失位,康士坦丁居瑞士。土耳其帝國皇帝、回教教主阿白杜爾米傑德阿芬地被國民押解出境,寓居瑞士。誠五大洲亘古之變局也。
盛宣懷繼妻六秩徵詩文啟
近見盛杏蓀尚書宣懷繼配莊夫人六秩徵詩文啟,中有云:「夫人於光緒辛卯,于歸盛氏,時宮保官登萊青道。計其時,夫人年已二十八歲,宮保年已五十。當時宮保又有三妾,曰秦,曰劉,曰柳。」云云。是尚書當時已有三妾,而仍續膠,夫人不因有三妾,而仍于歸,宜乎福備箕疇。尚書故後,養贍之貲達數百萬,已見《隨筆》□卷,茲不復贅。
張貞撰述每卷百餘頁
張貞字起元,又號杞園,安邱人。與王士禎、高珩等同時,撰有《渠亭山人半部稿》一卷,前有王高二人序,極為推崇。書雖一卷,多至壹百伍拾貳頁。《或語》一卷,即《半部稿》二刻。前有宋犖、金德純、徐文駒、李澄中等序,程邃、余懷、汪耀麟、吳綺、宗元鼎、周在浚、冒襄、黃泰來、程師恭、安致遠、王宏撰、曹貞吉、朱緗、沈名蓀、龐塏、朱綱諸人題詞,多至壹百貳拾陸頁。《潛川集》一卷,即《半部稿》三刻。前有王士禎、張遠、王源、安真等序,多至壹百肆拾壹頁。《娛老集》一卷,即《半部稿》四刻。前有《閻愉世譜》一篇、自序一篇,多至壹百叁拾叁頁。四集皆古文,每集約得文六七十篇不等,三四萬言。亦國初古文作手,故一時名流羣為推崇,惟惜其書傳本甚罕。四卷之書,積之高逾五六寸,他書罕見。惟後來吳摯甫京卿撰述,每卷亦恒至壹百餘頁,此其先河也。
王元啟撰述
嘉興王惺齋明府元啟,學問博奧,文章爾雅,任將樂縣僅一月,歷主道南、金石、樵川、華陽、崇本、濼源、蒿葊、重華、鯤池等九書院講席三十年,撰《詆平居士集》□□種。中有《讀韓記疑》十卷,已刊。復有《讀歐記疑》五卷,未刊。乙巳□月,錢唐汪大鈞□□編入《舊德堂叢書》中,北京藻玉堂自刊本。聲木謹案:此等書,不特於考證有益,即於文字上,亦耐人思索,可悟文章字句法也。
許乃普詩句
錢唐梁紹壬《兩般秋雨葊隨筆》云:「『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出句係□□□作,對句係許滇生尚書乃普所作。」實則皆係尚書所作,□□□但改二字耳。尚書原句云:「書似亂山隨意疊,燈如紅豆最相思。」見尚書自撰詩集中。
王昶門下士之盛
青浦王蘭泉侍郎昶,生平最喜提倡風雅,歷官省分既多,享壽又至八十有三,門生故吏滿天下。阮文達公元《揅經室集》載其墓志銘,中有云:「士之出門下為小門生,及從游受業者,二千餘人,可謂盛矣。」云云。真歷代所希有也。
海關用外人名數
中國海關雖云操自外人之手,實則操諸英國人之手。自總稅務司赫德管理以來,以英人援引皆英人,而全國關稅重要職員人數,以乙丑年計之,仍以英籍為多,美、德、日次之,中國最少。計總稅務司壹人:英人。正稅務司肆拾叁人:英貳拾柒人,法柒人,美柒人,日貳人,葡貳人,中國無。副稅務司叁拾人:英拾柒人,日伍人,萄貳人,美壹人,中國無。一等幫辦拾叁人:英拾人,日柒人,德、葡各壹人,中國伍人。貳等幫辦肆拾叁人:英拾伍人,中國拾叁人,美柒人,法、意各叁人。三等幫辦貳拾壹人:中國貳人,日捌人,英柒人,法貳人,美壹人。四等幫辦叁拾人:中國柒人,英拾柒人,法、意各貳人,日、美各壹人。其他下級關員不計。見於□□□日《□□報》。上次關稅會議,日代表要求增加日顧員為議案。中國現欲關稅自主,實權盡在外人掌握,亦仍是徒託空言耳。
馬叙倫論文語
杭縣馬彝初□□叙倫,撰《天馬山房叢書》,列目十五種,已刊者僅六種,卷帙較之列目又未備。內有《天馬山房文存》,中有《甲寅復夏滌葊先生書》,末段云:「左右謂姚姬傳筆力雖弱而辭旨淵懿,實非曾滌生敢望,誠然誠然,然曾氏堂廡實廓於姚氏,倫常私以為有清一代,散體之文,得望溪而正,得惜抱而深,得滌生而大。特曾氏於練句誠有不盡粹,如左右所摘,且所為《昭忠祠記》五篇,尤非其文之至者。倫蓋嘗反復其文,觀其力強故氣盛,識不皆卓而所見自己得之,故足以厚其力,惜乎所學不充,不能深其文耳。夫文章之事,窮微極奧,甘辛自喻,而論人之作,難於己造,當略小疵而權大體。若辭句之累,韓柳不免。歸震川一代作家,不特壽人贈人之文,為望溪、滌生所譏,其潔然無累者,十不得三四。惜抱生承平之際,又天授以耄耋之年,從容研幾,終其身僅而得之。然則滌生所成就如此,亦足恕矣。」云云。聲木謹案:馬氏此論,最為精確平允,實獲我心。曾文正公之文學不足以充之,尤為特見。曾文正公之文,在我朝自是一家,不可磨滅。無奈其門生故吏譽之幾謂可掩跡歸、方、姚、梅,實為言過其實,增人不信心。夏滌葊、馬彝初之論,實天下萬世之公論,然非深於此道者,不能言之如此深切著明。但曾文正公之文,為夏氏所指摘者,惜未見其本。見之者,可悟文章之句法,有益於文學匪淺也。
唐李紳追昔游集
詠詩以自述其生平者,始於唐之李紳。紳述其早年閱歷,成詩一百一首,名曰《追昔游集》三卷。《新唐書》本傳頗採用之,因其語皆確切,毫無虛偽。《四庫提要》稱其詩舂容恬雅,其格在晚唐上,是並其詩亦謂之佳詩矣。
孿生男女為夫婦
上海招商局職員林雲生孿生二子,復訪得□家孿生二女,年齒相若,以為之配,於乙丑十一月廿一日,假牯嶺路普益代辦公司禮堂結婚。無為州醫生李輔清,羣呼為李白毛,孿生二子,亦復訪得□家孿生二女為媳。真絕無僅有之事,不謂一見再見。
胡庶華論東瀛語
丙寅五月初一日《申報》中,有胡庶華赴日本考察情形報告書,四千餘言。其中最扼要者數言,其言曰:「查日本文化,大都輸自我國與歐美,然其特色,在能取人之長而不盲從,存己之長而有鑑別。至於工業,尤善模仿,無論何種製造,均能獨立。雖間有不及歐美之精,然日人國家觀念甚強,故維護國貨之意志亦甚堅。」云云。以視吾國一概盲從他人,毫無國家觀念者,真有天壤之別,宜其為東方強國矣。
趙之謙刊校字名氏原委
會稽趙撝叔明府之謙致仁和魏稼生鹺尹錫曾手蹟,光緒乙巳,嚴小舫觀察信厚編為《二金蜨堂尺牘》一卷,石印行世。中有一條云:「《補訪碑錄》已寫至四卷,上板者二卷,卷末每繫校字人名而缺其二。今以錢式列一卷,以性之列三卷。可告之非多私意,實自揣薄福,須他人附傳一名,或免造物譴責。」云云。予當時閱之,不禁失笑,初以為戲言也。後購得同治三年甲子孟諏之月二金蜨堂原刊本,襯頁中篆書一行,文云「二金蜨堂所著書之九」,則此為明府第九種撰述無疑,前八種及後數種均未見也。卷一末頁,果刊錢式校字。卷二末頁,刻沈毓清校字,毓清當為南匯沈樹鏞之子無疑。卷三末頁,刻魏本真校字,當即性之,為魏稼孫鹺尹之子無疑。卷四末頁,刻馮燦校字,卷五末頁,刻朱志復校字,失編末頁,無校字之人。果如所言不謬。後人覆刻趙本,盡去校字之名,當非明府所能夢及矣。
曲阜孔廟官目
乾隆甲子,安鄉潘□□明府相任曲阜縣知縣,重修縣志一百卷,頗為精審。志中云:「衍聖公之屬官,有四氏學教授、學錄,翰林院五經博士,太常寺博士,國子監學錄、學正,至聖廟執事官六品官典籍、司樂、屯田、管勾守衛林廟百戶、知印、掌書、書寫奏差等員。」云云。聲木謹案:我朝開捐納例,人之以貲為官者,尚可云藉此以為進身之階,為榮宗耀祖計也。聞又有捐曲阜孔廟官職者,或即志中開列各官,尚可曰孔子大聖人,藉此以為依傍聖人門牆,猶可說也。更有聞捐江西龍虎山張天師府法官名目者,真不知其是何居心。以為真官耶,何人信之畏之,以為除妖耶,所捐者未必皆家有妖孽,將預為凶事計乎,亦不祥孰甚矣。
文選註
《文選》一書僅六十卷,唐李善所註,極為賅博,其畢生精力所註,良非偶然。據李匡乂《資暇集》稱,善註《文選》,有初註、覆註、三註、四註之異。其絕筆之本,皆釋音訓義,註解甚多。今世所行,當即絕筆之本,不知果係五六註,或九註十註矣云云。見《四庫提要》。聲木謹案:孫志祖《文選理學權輿》卷二有《文選註引用書目》,臚舉頗詳。其中採取諸經傳訓壹百餘種,小學叁拾柒種,緯候圖讖柒拾捌種,正史雜史人物別傳、譜牒、地理、藝術凡史之類,幾及肆百種,諸子之類貳拾種,兵事貳拾種,道釋經論叁拾貳種,各種文集幾及捌百種,誠足包羅萬象,羽翼《六經》。《文選》一書,編輯未必盡善,頗貽後人口實。若非李善註釋之淵博,足為考證之資糧,恐後人之愛重此書者,未必如此之盛。李善之註,大有造於原書非小,蕭統何幸得此註也。
陳澧論以讀書為養生
番禺陳蘭甫京卿澧序《榕園叢書》中有云:「凡人必有所好,有所好,則不能自已,而或以害其生。李君之所好者,書也,不能自已者也。然使執養生之說,舉所好之書而棄絕之,則非所以養生矣。有目而不觀覽與無目同,有手而不披尋與無手同,有口而不吟諷與無口同,有心而不思繹與無心同,是則與死何異,而謂之養生乎!此其所養生者,無用之生也,善養生者,當養有用之生。觀覽而不勞其目,披尋而不勞其手,吟諷而不勞其口,思繹而不勞其心。非惟不勞,而可以樂之。目得觀覽而樂也,手得披尋而樂也,口得吟諷而樂也,心得思繹而樂也,不亦善乎!」云云。聲木謹案:京卿此語,可謂妙語解頤,說盡書癡結習,真善於讀書及善於養生者。人非下愚,生於斯世,必有所好,有所好,始能心有所寄。孳孳為善者,固可養生,孳孳為利者,亦可養生,要在慎之於始而已。
影刊宋元本司馬光書儀
影刊宋元本司馬溫公《書儀》前有宋人一序,不著名氏。序末年月,為「時歲子菊月圓日序於傳桂」十一字。所記年月日,為他書所罕見。後有印文二,一外圓內方,白文四字,曰「傳桂書堂」。一方印,朱文四字,曰「稚川世家。」據印文考之,作序之人葛姓,故以葛稚川為祖。「序於傳桂」,乃傳桂書堂,當時省二字,不知何意。
徐雲路詩句
崑山徐懶雲茂才雲路,買書無錢而書賈頻至,乃自嘲云:「生成書癖更成貧,賈客徒勞過我頻。聊借讀時佯問值,知非售處已回身。乞兒眼裏來鴞炙,病叟床前對美人。始歎百城難坐擁,從今先要拜錢神。」又有句云:「風威兩岸荻,雪意一天雲。」見《隨園詩話補遺》卷八。聲木謹案:近人註黃莘田明府任《香草箋》、《秋江詩集》者,不知徐懶雲茂才始末,予已考之崑山,新陽縣志,錄入《隨筆》卷□隨園摘錄其句,當時必見其詩集,而世無傳本。茂才最工豔體詩,與隨園正同,《詩話》中獨未之及,亦屬異事。
彩票頭彩五女士合得
乙卯年新華儲蓄票第一期開彩在三月十二日。頭彩第拾陸萬肆千捌百貳拾陸號,由上海英租界南京路小菜場江蘇全省溥利公司售出。二洋涇橋六號洋房何梓述女士得六條,牯嶺路許醒亞女士得一條,四川路全福里鍾秀珍女士得一條,新閘[路]道達里張芷寶、張荷寶兩女士合得一條,虹口兆豐路貳拾壹號朱蔓伯方伯家中僕婦周氏得一條。頭彩全張十分條,盡為婦人所得,無一男人在內,自有彩票以來,未有如斯之巧也。
宜興茗壺著錄
人生嗜好各有不同,自有明金沙寺僧以宜興泥製為茗壺,可供雅玩,以後傳其法有人,代擅名手。文人學士好之甚勤,搜求故實,編為一書,專記其事,周高起撰有《宜興茗壺系》一卷,吳騫撰有《陽羡名陶錄》一卷。不謂東土士人亦有偏嗜,日本東京奧玄寶蘭田亦撰有《茗壺圖錄》二卷,明治甲戌,注春居藏梓,筆耕玉置環齋圖寫,小林永濯雕工,安井友顯編次,尚為合法。中分源流、式樣、形狀、流扳金、泥色、品彙、小大、理趣、款識、真贗、無款、口銜揑、別種、用意十四門。其凡例中有云:「斯書耳目所及,隨圖隨錄。然不可無體裁,以《宣和博古圖錄》為模範,不可無典故,以周高起《茗壺系》、吳騫《名陶錄》為粉本。」云云。可見其編輯具有體裁,雖僅小小譜錄之書,亦非苟作矣。
藕香零拾
江陰繆筱珊太史荃孫刊一叢書,名曰《藕香零拾》、立名甚奇穎。卷首有自序云:「光緒丙申,讀曹倦圃流通古書約云『節讌游玩好諸費,可以成就古人,與之續命。出未經刊布者壽。梨棗始小帙,訖鉅編』之三十二字,擬刊罕見之書,以一字為一冊。」云云。聲木謹案:太史志在流通古書,立意甚善。因曹倦圃有「節讌游玩好諸費」等語,不惜大聲疾呼,發聾振瞶。即以此三十二字黑圈白字排列,刊於卷首每集目錄之上,務使閱者觸目驚心,予恐告者諄諄,聽者仍藐藐耳。
三體唐詩
宋汶陽周弼伯{弜攵}編《三體唐詩》六卷,元釋天隱註二十卷,明中葉尚有刊本。國朝錢唐高澹人侍郎士奇重為刪訂補正,刊入《高文恪公四部稿》中,傳本仍罕見,單行本更少。光緒□□年,桂陽夏菽軒中丞時,於京都廠肆,購得何義門太史焯《評點三體唐詩》一帙。以朱筆通部點勘,評語多者,上下眉、行間幾滿。於詩人比興寄託之旨,起伏照應之法,細意尋繹,體會入微。間有題字註語,為澹人侍郎所刪而詩意不明者,皆為補入。選例為澹人侍郎所改者,据原書校改,還其舊觀。有名世鈺者,不知為何人,間有校正數語,又有不著名而所言與太史評語不相應者一二條。中丞因《義門讀書記》中無此一種,念世間未必有副本,因依原書義例校錄,於光緒十二年,刊於四川瀘州鹽局,時中丞方以道員辦理川鹽局務。自高澹人侍郎刊行此書,世間稍有知《三體唐詩》之名,自中丞重刊此書,讀者較多。所謂「三體」者,乃七言絕句、七言律詩、五言律詩也。七絕分七格,七律分六格,五律分七格。蓋當日江湖詩派中,遞相授受,有此規程。高文恪公又續錄唐三體詩八卷,以五古、七古、五言排律為三體,實為煩冗。自立此等名目,尤嫌無謂。
顧炎武七家年譜
國朝年譜卷帙之富,無有過於阿文成公者,年譜三十四卷,積之高尺許。吾家雖有其書,恐閱之者少矣。次則顧亭林先生年譜,卷帙雖少,為之編輯者,約有七家。一則其子衍生所編,二則吳映奎編,三則車守謙編,四則胡虔編,五則徐松編,六則周中孚編,七則張穆編。中惟吳映奎編本刊入吳金瀾《崑山三家年譜》中,張穆編本與閻潛邱年譜合刊,餘均未見。以一國朝人,而為之編輯年譜者七家之多,洵乎我朝一人也。
海雪集箋
明中書舍人南海鄺露,字湛若,殉明季之難,撰詩名《嶠雅》,頗為當時朱竹垞太史、新城王文簡公所推重。咸豐元年正月,族來孫廷瑤蓂階箋註其詩,易名《海雪集箋》,十二卷,引證甚為賅備。番禺張南山太史維屏序之,深為推崇。並謂祖集孫註,古人只舉幸元龍《松垣集》裔孫幸鳴鶴註一家,則又不盡然。以予所知,如元薩天錫《雁門集》,諸孫龍光露蕭編註為十四卷、《附》一卷,乾隆五十年九月刊本,光緒三年冬月,十六世姪孫承鈺□□重刊本,是亦祖集孫註,不僅一家矣。
金元好問詩句
金元遺山先生《無題》詩,有「死恨天台老劉阮,人間何戀却歸來」之句。蓋遺山生當金源既亡之時,痛宗社淪胥,無力援救,偷生苟活,草間乞食,故詠劉、阮事,沉痛若此。國朝錢塘梁山舟學士同書《頻羅菴遺集》中,有因遺山之詩,為大地下一轉語,必有首肯之者。詩云:「金釵六六鴛鴦隊,畫戟雙雙甲第開。到底人間勝天上,不然晨肇不歸來。」云云。山舟學士,生當我朝全盛之時,又值家門鼎盛,簪笏盈庭,故為此翻新之語,亦非無為而然。讀書者,所以貴知人論世,不可執一偏之見,以妄論古人也。
百香精舍等命名
蘇報館附刊《瑤天閣叢書》中,《曉牕春語》下卷為金姓所述,中有云:其家中「藏董香光墨蹟,多至百餘件,因名其齋曰百香精舍。」云云。以予所知者,南海張樵野侍郎蔭桓,最喜王石谷山水,搜羅至百餘件,名其齋曰百石山房。合肥李健甫孝廉國松,最喜包慎伯明府世臣字蹟,搜羅亦最多,名其書室曰百包齋。
牡丹為國花
高宗純皇帝以牡丹花為國花,見於□□□□□□□光緒□□年,頤和園新栽牡丹,德宗景皇帝名之曰國花臺,見於善化瞿文慎公鴻禨詩集自註。日本以櫻花為國花,固盡人皆知,若以荷花為喪花,視為不祥之物,則真駭人聞聽,或有未知之者。蓋日本以荷花為主素,凡有喪事人家,則擇畫中之有荷花者懸於壁端,所以昭其凶也。
舊本書印文
予購舊本書,中有紅印朱文長印,印文三行行十字。文曰:「勿皺皮,勿捲角,勿爪侵而涎滴,勿墨漬而油汙。願我同志,鑒此箴言。郕尗子白。」云云。一紅印朱文方印,印文四行行六字,文曰:「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云云。數語頗簡而賅,精而確。即尋常通行本石印、排字本,亦宜照其宗旨收藏,勿以書不值錢而棄之也。
梅文鼎績學堂詩文鈔
宣城梅定九徵君文鼎,湛深曆算,撰述宏富,為國朝曆算第一人,自不待言。所撰曆學書五十餘種,算學書廿餘種,世多知之,幾於家有其書矣。又撰有《績學堂詩鈔》四卷、《卷首》一卷,《文鈔》六卷、《卷首》一卷,乾隆壬申三月,其孫文穆公穀成循齋校刊。尚有《筆記》□卷,不知已刊否。徵君雖不以詩文名,其詩清真靜遠,稱心而言,無餖飣裘馬之習,為同里施愚山太史閏章所稱。文則即事言理,因文見意,無詰屈支離,軟媚猥瑣之習,為高淳張彝歎孝廉自超所稱。誠以醞釀深厚,發為詩文,自然淵懿純潔,無意為文,而能文者莫能加焉,固非江湖之士,枵腹白戰者,所可同日而語也。其詩文傳本甚罕,予故記之於此。
龜鶴猨長壽
古人以龜鶴猨三者為禽獸鱗介中最長壽畜物,故名與字多用之。龜字元代猶有以之為名氏者,明以後則無,鶴字至今用之者仍多。惟猨字古今用之者甚少,同一長壽畜物,何淹沒若是。道州何子貞太史紹基熟於《史》《漢》,毅然自號曰猨叟。雖亦好奇之過,然用之殊為典雅,久於傳播人口矣。近見嘉定黃世榮闇伯《文惠全書八種》,中有《蝯叟詩存》一卷,立名竟與之相同,真毫無取義。《漢書》又有猨臂之說,太史本自負其善書,故用之恰當,他人沿襲用之,殊為可笑。「猨」字左旁從「犭」從「虫」,義意無二,既已沿襲其號,又何必改其偏旁乎。
辛從益論語證疑序摘錄
南宋張南軒先生撰《論語解》十卷,朱子摘其瑕疵者百十八條,南軒從而改者僅十之三,餘悉仍其舊,朱子亦不再爭。至《父在觀其志》章,朱子與之反覆辨論二百餘言,後作《集註》,仍從張說。而鄭汝諧撰《論語意原》二卷,頗與朱子異,朱子亦稱其有好處。可見朱子舍己從人,虛懷好善,本不以異己為嫌。以上見萬載辛筠谷侍郎從益《寄思齋藏稿·李教授允升論語證疑序》中。是與朱子同時者意見不合,朱子尚不以為嫌,而後世之人轉因崇奉朱子,生出許多轇轕,固非朱子之本意也。